ROHS,WEEE,REACH認證
ROHS認證
RoHS是《電氣、電子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》(the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)的英文縮寫。歐洲CE-RoHS為強制執行,為CE其它的一部份。中國/美國/日本RoHS均為自愿性認證。
ROHS的指令為2011/65/EU,列出的6種有害物質,包括:鉛Pb,鎘Cd,汞Hg,六價鉻Cr6+,多溴二苯醚PBDE,多溴聯苯PBB。2015年6月4日歐盟的官方公報(Official Journal)上,公布了最新的RoHS 2.0修訂指令——(EU) 2015/863。新RoHS(即2.0 ROHS)主要增加了四重有害物質:
鄰苯二甲酸二(2-乙基己基)酯DEHP,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,鄰苯二甲酸丁芐酯(BBP),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(DIBP),限量均為0.1%。
新增的四中有害物質的限制不適用于:
1. 2019年7月22日前投放市場的電纜和供維修、再使用、更新功能或升級容量用的配件; 2. 2021年7月22日前投放市場的醫療器械,如:外部診斷醫療設備;包括工業監測和控制設備在內的監測和控制設備;
3. 關于DEHP、BBP和DBP的限制不適用于已符合REACH附件XVII第51條關于DEHP、BBP和DBP限制的玩具。
從2019年7月22日起正式實施ROHS2.0。在此之前,ROHS的限制物質仍可不包含新增的4種。
REACH認證
REACH是歐盟法規《化學品的注冊、評估、授權和限制》(REGULATION concerning the Registration, Evaluation,Authoriz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)的簡稱,是歐盟建立的,并于2007年6月1日起實施的化學品監管體系。
與RoHS指令不同,REACH涉及的范圍要寬得多,事實上它會影響從采礦業到紡織服裝、輕工、機電等幾乎所有行業的產品及制造工序。REACH要求制造商注冊產品中的每一種化學成分,大約共有3萬種--并要衡量其對公眾健康的潛在危害。REACH建立了這樣的理念:社會不應該隨便引入潛在危害是不確定的新的材料、產品或技術。
WEEE認證
WEEE即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(WEEE) Directive (2002/96/EC)。2003年2月13日發布第一版本(2002/96/EC),主要是制訂廢電子電機設備之收集、回收、再生目標的環保指令。為加強電子電機設備(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, EEE)的管理,歐盟委員會于2008年12月,啟動了修訂提案,直至2012年1月19日,歐洲議會才通過二讀指令。WEEE第二版歷經4年之修訂,終于在2012年8月13日正式生效實施。WEEE目前使用的指令為2012/19/EU。
WEEE認證適用范圍:
1.所有電子電機設備
2.自2018年8月15日起,將EEE重新分類成6大類產品(2012/19/EC 附錄3),并采開放式范圍(open scope),亦即2012/19/EC 附錄4所列清單并非詳盡清單,未列的產品亦屬規范范圍,除了排外項目外。
WEEE認證收集率目標
WEEE回收率目標 (Recovery Target):分三階段進行
(1) 第一階段(2012年8月13至2015年8月14日)∶ 10類產品最小回收率目標:新增醫療器材料回收率目標,于WEEE修正指令生效後廢醫療器材料之再循環率(Recycling)及回收再利用率(recovery)分別需達成50%及70%之目標;原再使用與再循環率目標,改為再循環率目標。
(2) 第二階段(2015年8月15日至2018年8月14日)∶10類產品最小回收率目標,除了氣體放電燈外,相較于第一階段各類產品最小回收率目標皆提高5%,并將再使用率納入規范。
(3) 第三階段∶(2018年8月15日起)∶因應WEEE修正指令新規范產品類別正式生效,設定各項回收率目標。
認證周期
ROHS/REACH/WEEE認證的周期,均為1-2周。